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专栏

专注方寸之间 “莹”得海阔天空

来源:信息发布     作者:信息发布人员     发布时间:2016年04月23日     浏览次数:         

  

  

  美国当地时间3月17日,在IPC(国际电子工业联接协会)手工焊接全球总决赛的领奖台上,站着一位黄皮肤的中国人。

  她的名字叫李莹,是中国电科38所部件装调分厂的一名普通技师,是单位里响当当的“金牌能手”。

  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拉斯维加斯赛场,李莹从日本、韩国、美国等众多高手中脱颖而出,以531的高分荣获亚军。

  时间回到2015年9月3日的北京,当地面预警雷达方阵和空中预警机梯队米秒不差地通过天安门庄严地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时,此刻对正在与同事一起收看阅兵盛况的李莹来说是个异常激动的时刻,接受检阅的雷达和预警机正是由她所在的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研制,而更让李莹骄傲和自豪的是,两型装备中的电子器件都融入了她的高精尖焊接技艺,都是由她和她的同事一块块焊接而成的。

  工作十五年,雷达、预警机等单位里几乎每一个重要装备都有着她的“烙印”;十五年,她从一个技校普通毕业生,成长为IPC(国际电子工业联接协会)中国赛的冠军,IPC全球亚军,用智慧和一双巧手,装配着国防装备的“神经中枢”。

  “火眼金睛”的缔造者

  地面预警雷达,具有作用距离远,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机动性能优良,可靠性高等系列优点,是战场上名副其实的“火眼金睛”。

  或许在外人看来,电装工人就是拿着烙铁连一连、焊一焊。其实随着现有装备对体积、重量、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应的电路组件的密度也越来越高,集成程度也越来越高。该雷达之所以有以上优点,除了其有着先进的体制外,还在于它的内部有着高度集成,担负信号处理、数字收发等功能的电路板。

  李莹焊接的QFP封装器件,是实现信号处理、数字收发等功能的核心微系统器件之一,堪称雷达的“神经中枢”,是确保装备性能的关键。但这些器件引脚多、间距小,相邻引脚之间间隙不足0.5毫米,焊接时极易产生桥联隐患,这对焊接的人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当时很多人都不敢上手,怕一不小心弄坏了价值高昂的电路板。李莹却硬是不信邪,巧手慧心的李莹凭着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从烙铁头怎么放、焊锡用多少、温度定多高、时间用多长、手上使多大劲,一点点钻研,一步步试验,最终摸索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焊接方法。

  戴上防静电腕带,用吸盘轻轻地吸起带有240个引脚、比一元硬币略大的四方芯片,将引脚与焊盘无缝对齐,先用烙铁头固定住芯片的四个角,再烧蚀锡线,将烙铁头在四排引脚上匀速划过。凭借着恰到好处的精度控制,李莹的焊接动作一气呵成,整套流程耗时仅1分30秒,芯片被稳稳地“粘在”电路板上。

  别小看这短短的一分半钟时间,这是对力度、速度、温度、时间的多重考验:力度太大,引脚容易变形造成短路;速度太快,会产生虚焊现象;温度、时间过高、过长,电路板容易鼓包。可以说,这其中只要一项出现意外,整个芯片的焊接就宣告失败,甚至整个电路板对会被毁,进而影响到整个装备的性能,真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手工焊接的“闪亮名片”

  李莹的大部分工作都是跟集成度很高的印制电路板打交道,坐在操作台前,装配、返修,一待就是一天。手上电路板里有上千个器件,有的比芝麻还小,间距只有零点几毫米,李莹就是用她那一双巧手把一个个器件完美的组合在一起。

  十五年的工作中,李莹始终如一的踏实、稳重。2001年进厂,起步阶段操作不熟练在所难免,影响进度也很容易引起急躁。但李莹沉稳、坐得住,哪怕分配的任务再多再急,只要开了烙铁,她就全神贯注于自己手中的烙铁和焊点,很少被外部环境影响或者干扰到。但是休息时间,常常能听到李莹活泼的笑声,看到她穿梭的身影,那是她抓紧时间向经验丰富的师傅请教,与同龄的同事交流。善于吸取别人的经验和技巧,在工作中时时处处做有心人,李莹在稳中求进,基本功练扎实了,熟能生巧,焊接速度就一天天快起来了。

  随着产品技术含量的提高,各种大密度、规格、集成电路、微小元器件、异形元器件的应用也越来越多。最初,她也很惧怕那些属于“疑难杂症”的活儿,但就是凭着一股韧劲儿,迎难而上,才练就了过硬的本领,使她成长为车间里新一代年轻职工的佼佼者。

  焊好是一种技能,返修则要求更高的技能。因为返修回来的各种器件存在着各种疑难杂症,有的可能是引脚偏斜,有的可能是虚焊,此时的李莹就像是一位医生,面对返修回来的“病人”,先要通过“望闻问切”确定病根,再对症下药。

  在BGA返修工作中,李莹通过思考,发明了简单却实用的小方法。例如,为了达到焊接要求,一般要对返修件用热风预热,通过控制焊接时间、温度和焊膏量来确保焊接质量,一不小心就可能因为塌陷过快而使整个电路板短路。为了保证质量,李莹自创了“台阶”法,即根据锡球的大小及器件本体的重量,在芯片的四角,加一层胶带,起到“台阶”作用,这样的话,即使温度达到了以后,不至于坍陷得太厉害,使得芯片绝对不会短路,从而保证了元器件质量。

  在工作中,李莹始终秉承“一次就把工作做对,用心把工作做好”的质量理念,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逐步提高焊接速度。经她手焊接的产品几乎保持着零返工的记录,这是工序历任质检人员都交口称赞的。所里其他部门员工经常拿着返修件到部件装调分厂,指定要李莹返修,“哪怕晚几天都行”,李莹俨然成为一张手工焊接的“闪亮名片”。

  强“焊”夺冠

  2015年12月3日,深圳,IPC手工焊接竞赛“OK国际杯”中国区年度总决赛现场,经过上海、北京、重庆、深圳四大赛区的赛选,从151家企业290名选手中脱颖而出的12名选手正在认真地进行着比赛。

  比赛一开始,李莹就遇到了状况:烙铁温度不太够,来回试了几次,烙铁头还是晃来晃去。在尝试了5分钟之后,李莹果断示意裁判,告之烙铁有问题,要求更换烙铁,裁判同意了。就在更换烙铁的两三分钟里,李莹趁机深呼吸几次,调整好心态。

  此时赛场上的李莹从容地像平时一样,整洁干净的工作服,娴熟的工艺技能,规范的操作手法,她的实力得以充分体现,动作非常迅速,显得很轻松。她凭借着扎实的基本功,有条不紊,终于在比赛时间截止前5分31秒完成,是整个赛事中用时最短的选手。在4位裁判5轮打分评判后,李莹以接近满分246分(满分248分)的成绩力克群雄,获得第一,夺得了中国赛区的总冠军。

  获得中国赛区的冠军后,李莹拿到了IPC国际赛的“通行证”, 3月,她代表中国前往美国拉斯维加斯,与来自越南、英国、日本、韩国、泰国、马来西亚、印度、美国等国家的冠军同场竞技,角逐这个领域的世界冠军。拉斯维加斯时间17日,好消息从大洋彼岸传来,李莹不负众望,以531分的绝对优势荣获亚军。

  从一位普通的青年女工到扬威赛场的冠军,李莹走过了一条平凡而又精彩的成长之路。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再到创造、创新大国的转型,更是需要一大批像李莹这样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将细节做到极致的技能员工,他们身上展现出的是中国新一代知识型、学习型工人的新风采。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