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社会责任 > 社会责任实践

精准扶贫 | 奉献智慧能量 聚力脱贫攻坚

来源:信息发布     作者:信息发布人员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18日     浏览次数:         

  2016年,我被38所选派到宿州市萧县永堌镇窦庄行政村担任第一书记。一年来,我与村“两委”干部一道立足村情,了解民意,以转变群众为抓手,以拓展特色产业为龙头,以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为目标,全力带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交出了这样的脱贫成绩单:贫困户脱贫48户、73人,脱贫户人均收入由原来的3000元增加到2016年的4800元。成绩虽然不是特别耀眼,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总结出了一套符合当地实际的脱贫致富经,为以后的精准扶贫打下了一个比较良好的基础。

  以特色产业,助推脱贫

  如何让贫困户脱贫、怎样让贫困户致富,充足的资金和可靠的措施是保障,符合实际的产业是关键。于是,我同村“两委”干部一道,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决定从光伏扶贫入手。要实施光伏扶贫,首先的问题必须解决建设用地。

  为此,我多次向镇党委汇报建设用地,不耐其烦地向镇国土资源所协调,最终在村委会西南角划割7亩的闲置土地。建设用地解决了,摆在面前的是缺乏项目资金。于是,我又继续向镇政府申请、协商,有付出就有收获,终于争取到国家扶贫资金192万。

  当光伏基板运到工程场地时,我又亲自联系大型叉车卸下光伏板,对2000多块光伏板亲自过目检查是否损坏。在我看来,每一块光伏板都是一份脱贫致富的保障。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240KW光伏发电站建成了,其中村集体占60KW,贫困户占180KW。目前,光伏已并网发电,第一季度的收益已经发放到贫困户及村集体账户。预计年底村集体经济增收6万元,贫困户年增收3000元。

  除了光伏扶贫,我还带领大家进行了特色种养殖产业化。之前,窦庄村种植葡萄的农户很多,但产业价值低,经济效益低,销售渠道少,面对目前多元化的市场经济,传统的销售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的市场需求,农户每逢葡萄收获的季节苦等经销商来收购。由于无人带领打开销售渠道,只能靠零散的销售,不但贻误了行情,还减少了农户的收入。

  为此,我用一个月的时间,几乎跑遍了窦庄村所有种葡萄的农户,并成立了农产品销售公司,在田间地头跟他们屈膝交谈,耐心听取农户的需求,共同研讨增产增收的措施。通过交流,我发现种植葡萄是特色种植的支柱产业,只要有品牌,有规模,有销路,产业化的道路才能带动农户致富。

  “要想带动农民致富,干部先要走好路”,在我的“鼓动”下,村支书赵德哲率先在自家承包地种植6亩品牌较好的夏黑葡萄,经过细心管理和科技人员的培训指导,收入8万余元。周围群众看到了品牌葡萄要比普通葡萄的利润大得多,纷纷开始种植品牌葡萄,大家增收了,钱袋子也鼓起来了。

  看到大家的收入增加了,我也发自内心得高兴。但我并没有被这种喜悦冲昏头脑,我又开始了更深远的考虑。今年,我协助萧县生态果蔬种植协会成种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性商标“萧县葡萄”,窦庄葡萄终于有了自己的品牌。全村采取“公司+农户,产业大户+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等生产经营模式,种植优质夏黑葡萄1200多亩,每亩收入由原来的五六千元增加到1万多元。

  截至目前,窦庄村特色产业发展由2016年的71户增加到103户,光伏发电有原来的50户增加到60户,产业养羊242只,危房改造63户。窦庄村实现“村出列、户脱贫”的愿望近在眼前。

  整修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

  在制定各项精准扶贫的政策,带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同时,我又和大家一起,对村容村貌进行了改善,整修了事关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生活环境。

  首先是改造农田基础实施。截至目前,我和大家一起完成了灌溉水渠3300米,道路硬化3.6公里,砂石路1.4公里,维修机井34眼,安装太阳能路灯80盏,建设标准化公厕2座,垃圾桶200个,接通许三村自来水。

  其次,我又联系了我的“娘家”38所,争取了扶贫资金20余万,购买2台高效打印机,建立爱心图书室、村文化广场及准备建设120平方米高标准党员活动室,给群众提供精神粮食和舒适的休闲环境。

  群众的满意是我最大的心意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通过一年来的拼搏,群众的钱袋子鼓了,我的身体却消瘦了,与家人的亲情疏远了,但与群众的关系拉近了。

  91岁贫困户许瑞芝每次见到我,拉住双手感动的说:“共产党好,政府好,你是党的好干部,比我的亲生儿子还会照料好,体贴我,真是好样的。”贫困户老党员梁淑华深有感触的说:“我是老党员,你是小党员,我们要互帮互带,发挥带头作用,你看,自从你来到俺村后,村产业经济拉活了、路灯点亮了、道路边水泥路了、农民用上自来水了,贫困户的危房都改造了,给无劳力的建立光伏发电,有劳动能力的想法带动经济收入,给买了白山羊养殖,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党的扶贫政策好,你可对我们好了,俺还有啥说的。”

  当地群众的好评是对我的鼓励,更是对我的鞭策。今年,38所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又增派了侯克原、唐嘉到窦庄村。人多力量大,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扶贫三人组”,将会牢记嘱托,把38所人与众不同的优秀品质,奉献在扶贫工作第一线,以饱满的热情,真诚的爱心,昂扬的斗志,描绘出一幅脱贫致富的美丽画卷。

打印  |  关闭